吴开春在做实验。
吴开春在为病人做检查
第一眼看到他,人们很难将眼前这位个头不高、两鬓斑白、脸上透着一些疲倦但眼神依旧犀利、精瘦干练的军医和简历上那个曾在国内外多所名校就读进修,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学杂志上发表过数十篇含金量颇高的消化界权威吴开春教授联系在一起。
吴开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病医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亚太消化病学会常委兼科技奖励委员会主席、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全军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陕西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
翻开吴开春教授的工作日历,他的忙碌让笔者大为震惊。做内镜、出门诊、查房、会诊、讨论、交班、开例会、给学生上课、指导实验、辅导论文……这还不包括他本人所担任的那些社会职务给他带来的必然责任与义务。当笔者问及他,在如此忙碌的情况下,是如何抽时间做实验、搞研究,发论文时,他笑了:“只能是晚上和周末了。”他的同事和学生们说,共事多年,几乎从没看见过吴教授在晚上12点前下过班。白天,他是西京医院消化病医院的副院长,是对众多病人生命负起责任的医生。夜晚,他是第四军医大学的教授,是20多个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研究生的导师。带着白天的疲倦,他在夜晚的洗礼下,开始了对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的攻克。
吴开春的忙碌,是因为他在临床实践中,以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一天,科里接收了一名特殊的病人。患者经常消化道大量出血,去过全国多家大医院诊治,都没有找到出血的原因。两年来,患者出血十几次,每次出血后都要进行大量输血。这种不明原因出血的症状十分罕见,诊断非常困难。患者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西京医院。针对患者特殊的病情,科里多次组织专家教授会诊,但总是找不到病因。患者经常在半夜因大量出血而休克,情况十分危险。作为主治医生,吴开春知道,找到出血原因是解决病症的关键。为了弄清楚原因,他每天去病房查房,向患者嘘寒问暖,向护士了解病情的细微变化。病人每次出血后,他都亲自从便盆里取出样品观察。细心的吴开春发现便盆里的血用水一冲就呈条絮状,患者每次出血前都伴有剧烈疼痛,根据这些情况初步推断出血有可能是胆胰引起的。在其后的胃镜检查中终于观察到了胆管开口处有出血,证实了胰管结石形成巨大血肿引起反复消化道出血,并建议立即为病人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经过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及时挽救了病人的生命。这项成果也获得了当年的西京医院医疗成果奖。
吴开春的忙碌,是因为他对学术孜孜不倦的渴求。
用吴开春自己的话说,他是吃饭睡觉都要想着学术研究和论文的人。1986年,已经留院工作的吴开春经过层层选拔,被托马斯·斯普莱顿教授看中,到英国牛津大学学习一年。牛津大学医学院消化科在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和研究领域处于世界前列,而托马斯·斯普莱顿教授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专家,曾担任过英国消化病学会主席、国际炎症性肠病组织主席等职务。
吴开春作为导师的第一个中国学生,一开始,导师对这个不起眼的学生并不感冒。当他的第一篇论文在著名的临床免疫学杂志《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上发表后,导师被这位学生的勤奋和才华所震惊,不仅为其免去了所有的进修费用,还支付了几千英镑的酬劳。一年的留学期将近,课题却正要出成果,导师非常希望他能留下来做完课题。第四军医大学和托马斯教授得知情况后,同意吴开春延期一年完成课题研究。他没有辜负学校和托马斯教授的期望,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了肠道里的巨噬细胞具有调节作用,巨噬细胞在炎症的时候分泌一种刺激因子使得B细胞升高,由B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也将随之升高。这篇揭示巨噬细胞和B细胞关系的论文又被国际权威杂志发表了。一些公司和研究机构以优越的待遇希望他能够加入他们的团队,导师也极力挽留,希望他能留在研究所工作,吴开春都一一谢绝了。他说:“我是一名军人,是国家和军队培养了我,我必须回到我的国家,去为他们服务。”
1990年,吴开春成为第四军医大学张学庸教授的博士。在张教授的指导下,他将研究方向聚焦到胃癌的生物治疗上。1993年,学校礼堂,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公开答辩会在这里举行。刚刚博士毕业的吴开春自信地站在舞台中央,向各位专家陈述自己的工作业绩和学术观点。他敏锐的思维、流利的英语给在场的专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过专家们的一致推荐,吴开春成功“脱颖”,被破格晋升副教授。
为更好地开展胃癌研究,1997年,吴开春来到著名学府英国诺丁汉大学医学院消化内科做博士后研究。吴开春的导师是英国消化学会主席,科里的教授是著名的《胃肠》(GUT)杂志的主编。在这里,他接触到了世界消化病研究的前沿领域,主要从事与胃癌有关的环氧合酶-2(COX-2)靶分子的研究。吴开春把每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在病房里观摩病例,在实验室搞研究……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不到一年时间,他就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胃肠》杂志上发表论文两篇。
回国后,围绕胃癌的靶向治疗,吴开春申请到国内第一个环氧合酶-2(COX-2)分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率先研究了胃癌中环氧合酶-2致癌的新调节机制,为阐明环氧合酶-2在胃癌中的作用及胃癌的防治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研究了一组胃癌相关分子,成功筛选得到血管特异性结合肽,制备出多个不同组合的MG-Ag模拟多肽疫苗,为进一步的胃癌血管抑制治疗和免疫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2004年,吴开春又来到美国西北大学进修。这一次,他将自己的研究精力主要放在了后基因组、蛋白质研究技术领域。从炎症性肠病到胃癌的生物治疗,吴开春在探索医学未知领域的征途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吴开春的忙碌,是因为他把西京医院消化病医院这栋楼当成了自己的家。
吴开春和第四军医大学及西京医院消化科共同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与巨变。从当初那个只有不到40张床位的西京医院消化科已经成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设备最精良,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有10个病区370张床位,总面积3.3万平方米、高19层的消化病医院。而如今的吴开春也由当初那个少不更事的毛头小子变成了国内外消化学界的权威专家之一。30年,吴开春和他的战友们为这个集体的成长付出了多少心血?
1988年,由于在牛津大学的吴开春成绩优秀,一些国外的公司和研究机构以优越的待遇邀请他加入,导师也极力挽留。因为当时他再呆一年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了,但吴开春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母校。1998年,吴开春在诺丁汉大学进修期间,他的妻子也来到了英国,他们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吴开春在科研上取得的突出成果,使他声名鹊起,美国、英国等多家研究中心都向他发出邀请。导师也找到他:“吴,你的太太都过来了,你们可以考虑留在这里。我们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吴开春诚挚地说:“多谢导师的厚爱,无论是从研究工作看,还是生活待遇看,各方面都比回国要好,可是母校现在也需要用人,还是让我回去吧。”谢绝了所有的邀请,他毅然带着妻子按期回国。当吴开春乘坐的航班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徐徐降落,手捧鲜花的樊代明(时任西京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早早等候在机场出站口。当吴开春出现在机场时,樊代明和这位久别重逢的昔日战友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由于白天的治疗工作十分忙碌,吴开春经常在下班后组织同事和学生搞学术研究。对于他和战友们来说,已经没有什么上下班时间的概念。只要工作需要、病人需要,他们随时可以披挂上阵。为了将更多的有效时间花在病人身上,他不得已将许多研究和医疗会议放在了晚上,半夜下班对于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2009年3月,吴开春的女儿听说咸阳有个海泉湾,就要求爸爸带自己去玩。一年时间过去了,他却始终抽不出一天时间满足女儿这个小小心愿。吴开春没有对病人失约,没有让同志们失望,却成为了一个失约的父亲。
忙碌使得吴开春的头发过早斑白。他的一位研究生出国留学8年后与导师重逢时,不由感叹:“以前,从不相信白头发是熬出来的,现在我信了!”忙碌使得吴开春无暇顾及家中老小。2010年,消化病医院开始申报一项1千万元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他从每天早上8点忙碌到凌晨2、3点钟,甚至24小时连轴转。期间,岳母因重病住院,虽近在咫尺,却只能偶然抽空去看上一眼。
虽然如此忙碌,但忙碌没有让吴开春坏了脾气。在同事和学生的记忆中都没有吴老师生气的画面。谈起他,大家众口一词:这是一位绅士。吴开春对病人充满了人文关怀。病房里,他总是喜欢和病人拉拉家常、叙叙冷暖。有一次,由于一位“肝硬化”老病号的病情不断反复,其家属认定是因为医院治疗不力所致,为此多次到医院吵闹。数次纠缠后,许多年轻医生已十分不耐烦,但吴开春却还是始终如一地亲切接待。每一次和他们交流时,他总是先听后说,耐心解释,直到家属离去。他的学生都说,吴老师从不批评人,面对他们的疏忽和错误,总是循循善诱、耐心帮助、微笑指导。但是,在面对目前国内学界的不断被揭露的学术抄袭事件时,吴开春却以少有的严肃态度对学生们要求:“论文,不发可以,但决不能发假的!”
身处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科研型医务工作者,就必须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面对这一切,吴开春的回答显得有些拙于言辞:“就像我父母在30年前所说的,做医生,真苦!但既然做了,就要守住医生的本分。我的确很忙,但看到病人一个个康复,我很幸福。”(段晓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