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级:粘膜皱襞表面破损直径>5 mm,破损间无融合;(图片XH023)
[XH023 内镜分度2]
C级:粘膜破损相互融合,但尚未环绕食管壁四周;(图片XH024)
[XH024 内镜分度3]
D级:粘膜破损相互融合并累及至少食管四壁75%。(图片XH025)
[XH025 内镜分度4]
三、24h食管pH监测 (图片XH026)
[XH026 24小时pH动态监测]
可显示过多的酸反流,目前认为是诊断GERD的金标准,但也有假阳性。
四、酸灌注试验:
酸灌注试验阳性结果。对诊断GERD引起的胸痛具有重要价值。
五、核素扫描检查:
方法简便,但检查时间短,尤其在成人GERD诊断阳性率不高。
六、食管测压检查 (图片XH027):
约半数患者可见LES静息压力降低,食管蠕动幅度降低。如能记录出明显的食管动力低下或频繁的TLESRs,则能解释产生胃食管反流的动力基础。
约半数患者可见LES静息压力降低,食管蠕动幅度降低。如能记录出明显的食管动力低下或频繁的TLESRs,则能解释产生胃食管反流的动力基础。
知识点5 鉴别诊断
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无规律胸骨后疼痛,阵发性发作与呼吸、进食、劳累等无关,发作时食管钡餐显示:食管弥漫性痉挛(图片XH028)或有“胡桃夹”样食管(图片XH029)。
[XH028 弥漫性食管痉挛]
[XH029 胡桃夹食管]
知识点6 治疗
GERD治疗总原则是减少胃酸分泌,减轻食管反流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增强其抗反流防御机制。
一、一般治疗
抬高床头、减少脂肪摄入、避免巧克力、咖啡、薄荷等刺激性食物;肥胖者应减轻体重,戒烟酒,餐后3小时内避免平卧。
二、药物治疗
(一) 常用药物:根据食管反流症状和损害程度选择不同作用机理抗酸剂或抑酸剂。
1.抗酸剂 轻型患者常用药物有铝碳酸镁(达喜)等,1.0,每日3~4次。但抗酸剂作用短暂,常需反复服药,长期疗效不佳。
2.抑酸剂 ①H2受体拮抗剂常:如西咪替丁(400 mg,每日2次或800mg,每晚1次),雷尼替丁(150 mg,每日2次),法莫替丁(20 mg,每日2次)等。②质子泵阻滞剂:是目前最强的抑酸剂,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20 mg,每日1次或2次),兰索拉唑(30mg,每日1次或2次)及潘托拉唑(40mg,每日1次或2次)等。
3.促动力剂 GERD存在明显的食管、胃运动功能异常,其治疗在理论上应使用促动力剂。
①甲氧氯普胺(胃复安) 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可增加LES静息压,加快胃排空,有利于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常用剂量为5~10mg,每日3次,但该药可通过血脑屏障,10%~20%患者可出现锥体外系症状。
②多潘立酮 为周围性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能增快胃排空,但对食管动力改善则不明显。常用剂量为10mg,每日3次。
③西沙必利 作用于肠神经系统神经元细胞5-HT4受体,使之释放乙酰胆碱,促进全消化道的动力,能增加LES静息压力和食管蠕动收缩幅度,缩短食管酸暴露时间,加快胃排空,减少反流。常用剂量为5~10mg,每日3~4次。但该药有个别严重心律失常不良反应的报道,应于注意。
(二)GERD药物策略
1.递增法 即逐步增加抑酸强度,逐渐采用联合用药的分期治疗方法。
2.一步法 即一开始即选用PPI加促动力剂治疗,以迅速控制症状,快速治愈食管炎,待症状控制后再减量维持。
(三)维持治疗
GER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一旦停药症状很快复发,维持治疗十分必要。维持治疗指正规治疗8周后,复查内镜食管炎已愈合后的治疗。
三、内镜下食管折叠缝合术 (见诊治进展)
四、手术治疗
内科正规治疗无效,严重反流性食管炎或有并发症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或选择腹腔镜下抗反流手术治疗,其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同,甚至优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