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特殊性,医保信息化建设特征鲜明,而医保信息化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以下三大关键因素。
医疗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致力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方向是“低水平,广覆盖,统账结合”。由于中国公民包括:城镇职工、城镇自由工作者、离退休人员、农村人口、非城镇从业者等多类群体,每类群体的支付能力、就医特点、管理方式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要求医疗保险制度因不同人群而异,从而既实现全民保障综合效应最佳,又最大程度切合每一类群体的医疗保障需求。
而信息技术就成为医疗保险制度得以贯彻实施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
多层次推进的医保目标
随着国家社保发展战略和相关规划的贯彻实施,我国医疗保险业务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逐步推进应用的新阶段。IT是为业务服务的手段,因此医保IT应用的开发须以业务为导向。过去,这种IT与业务的结合仅体现在战术层面上,即IT应用只为满足特定业务范围的需求而开发,不能体现医保业务战略的通盘谋略,这也是其生命周期较短的重要原因。现在,这种结合必须上升到战略层面,即IT战略同业务战略相结合。
这样,在统一IT战略规划下的IT应用就可以有效互联集成并发挥出服务业务的整体优势,同时能够灵活支持业务流程优化和再造以充分适应业务战略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IT与业务的纽带关系,医保信息化建设正逐步建立一种以业务服务为中心的IT组织模式,这必然要求IT规划需要极具前瞻性和灵活性。由于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特殊性,医保信息化建设特征鲜明,而医保信息化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以下三大关键因素。
政府重视与组织是保障
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工程,系统建设涉及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卫生部门、财政部门、银行机构、医疗机构、药店、企业等多方主体,给项目的协调组织带来巨大挑战;系统软件开发技术水平要求高,项目费用金额大,对项目的管理实施与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系统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要求其具备性能的稳定性、安全性及运行的持续性特质。这是一项耗资、耗物、耗人、耗时的庞大工程,只有“一把手”才有调配这些资源的权力。
因此,政府“一把手”的战略指导、重视程度、推动力度及系统建设牵头部门的组织协调力度是医保信息系统能否有效建设、保障持续稳定运行的前提。从某种程度上说,信息系统建设的成功与领导人的个人理念、学识、独到的眼光和战略发展思维是密切相关的。
除了高度重视以外,“一把手”还需要对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医疗保险制度的相互促进关系有深刻的认识,并具有明确绩效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系统建设运行过程中,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使业务部门改进工作流程、组织结构,提高服务水平,提高信息系统建设的实效;才能对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及其运行维护升级保持长期的支持态度。
政府与厂商合作模式是关键
在有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前提下,与IT服务提供商之间选择怎样的合作关系对于系统建设能否顺利实施、平滑升级、持续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政府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双方由于费用问题、技术能力不足、企业人员变动、政府需求变化过于频繁等各种原因而中途中止合同现象,各子系统建设缺乏统一标准、沟通不足导致的整合困难、资源浪费现象,因政策变化导致的系统升级维护工作在合同中界定不清楚而影响政策执行现象,在各地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并不鲜见。
如果采取了合适的合作模式,这些不良后果都是与合作模式的选择密不可分的。当前医保系统建设主管部门与IT服务商合作的三种主要模式——“强信息中心模式”、“弱信息中心模式”、“建设、运维外包模式”各有优劣势,合作模式不同,IT服务商的可控制性不同、责任意识不同。相关政府部门在对本地医保信息系统建设的内外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合作模式,就能够避免和最大程度地减少以上各种影响信息系统建设绩效的现象发生。
服务商的能力是核心
确定了适合本地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的政企合作模式以后,能否对参与竞标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最终做出理性的选择也是系统建设成功的关键一环。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功能性要求高、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大,建设过程中需要把风险降到最低,因此,并不是所有投标厂商都能胜任工程承包的角色。IT服务提供商是否具有成功经验积累、项目管理水平、项目实施能力、信息技术人员力量、技术水平等各方面资源和能力都是保证大型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重要条件。
除了以上三个关键因素以外,影响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的因素还有很多,包括:信息系统建设主管部门对项目相关知识的积累、监理公司的有效监督管理、业务部门对自身需求的理解程度、相关应用主体对系统的接受度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