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您的位置:西京消化病医院 > 常规保健
常规保健:护理的创新服务
分类:常规保健    文章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9918     更新时间:2009-8-3
    [摘要]在医学发展的今天,很多疾病都能够被治愈,但是还是有一些病症不能被治愈。对于各种病症的患者,需要医务工作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去应对。以前的护理方式早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患者的要求,护理的创新服务势在必行。

    本文是针对现在的护理方法和心理护理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文章主要包括:护理工作的理论创新以及患者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等部分。这里主要对患者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进行具体阐述,希望可以对医务工作者有一定的帮助。

    医院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和窗口单位,其服务质量如何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反映了社会的综合服务水平,并且是给人们对整个社会的文明情况以最直观和最深刻的印象。因此,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对提高医院的信誉和社会的认知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外,医院的护理创新开展的比较早,在数年前就实现了家庭医生,而在我国护理发展相对较慢,只到现在才基本实现了城市的社区医疗网。同时患者的心理护理,国内和国外也有差距。国外,心理医生已经是相当的普及,心理医生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患者心理护理的担子。而在国内,由于实际情况的原因,主要的患者心理护理还是由护士来完成。这样,在国家的号召下,各大医院都开展了理念创新和心理护理创新。我院也在现有的环境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工作。在这次的创新活动中,笔者也受益匪浅。在下面的章节中主要列出笔者的一些观点和探索。

    2.理念创新:

    理念创新既是我院的办院理念,同时也是护理工作长期以来孜孜以求及遵循的总则,其深刻而丰富的内涵阐述和表达了医生和患者之间情意和我们长期所追求的目标。在这个理念的支配下,护理工作应该努力适应环境和医疗市场的变化。我们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拓展了"以人群的健康为中心"的观念创新;在充分尊重和关怀病人的同时,更关注亚健康人群。
   
    3.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一个需要从患者开始门诊治疗到所有的治疗结束一直贯彻的护理过程。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情况。根据长期和患者接触和观察,结合患者实际的心理的特点可分三大类:一般心理护理、焦虑患者的心理护理、羞涩心理护理。
       
    3.1  一般心理护理:
 
    一般患者到医院治病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能尽快看上病且能找上一个好医生。因为大部分病人都是远道而来且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他们更希望抓紧时间看完病,早日返程,既节省时间又不影响工作。针对患者的这一心理特点,医护人员要提高整体素质,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用良好的医德医风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给患者以精神饱满,作风严谨,态度可亲可敬,可信赖的感觉。设立导医服务台,根据病情进行分析,引导他们去找专业医生,并告知他们每位医生都会尽心尽力,详细认真诊治。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挂号质量,缩短患者的就医时间,也消除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思想负担和恐惧心理。对急、危重患者及时与医生联系并护送到急诊科。一般来说,一般心理护理可以分为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和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一、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急性病人,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性病人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施心理护理。近十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性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为急性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有助于转危为安。否则,如果在病人心理上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急性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由于急性病人的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心理护理的中心任务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1.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亲 ;2.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信;3.使病人感到安全。
                   
  二、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慢性病人因为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经历漫长的病程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

    慢性病人一开始大都有侥幸心理,即不肯承认自己真的患了疾病,迟迟不愿进入病人角色;一旦是确诊断,又易产生急躁情绪,恨不得立即服上灵丹妙药,于朝夕之间把病治好。这时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格外敏感、格外关心,向医护人员寻根刨底,向病友“取经”,或翻阅大量有关书籍,渴望弄清疾病的来龙去脉,企图主动地把握病情。但是,目前许多慢性疾病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特效治疗方法,所以迫使广大慢性疾病患者只好无可奈何地去适应漫长的疾病过程。
   
  慢性病人随着病情变化,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时满意、有时失望;紧张、焦虑、忧愁、愤懑、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有些病人,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人格特征也往往发生变化。那种兴高采烈、生机勃勃的形象不见了,代之以动作迟缓、情感脆弱、谨小慎微、被动依赖、敏感多疑,自我中心等表现。他们过分关注机体感受,过分计较病情变化,一旦受到消极暗示,就迅速出现抑郁心境,有时还可产生悲观厌世之感。

    对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2],必须紧紧围绕慢性疾病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心理护理应当与生理护理结合进行,做到身心积极效应互相促进。
 
    3.2  焦虑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于患者来说,焦虑是很常见的心理状况。这时的患者对医疗工作者有很强的依赖性,医护工作者的一句话乃至是是一个眼神都会被患者所关注。因此我们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用语言和作为,诚恳热情的态度和周到的服务,严肃的工作作风以及熟练的技术,获得患者的信任,改变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用美好的心声去沟通患者的心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病情深入浅出的讲解,使他们懂的一些疾病的基础知识,了解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使患者从思想上正确对待疾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早日康复的信心,针对不同特点和心理负担,提高自我心理保健能力,向患者进行医疗原则教育,在精神上给患者以支持和鼓励,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患者主要是对于一些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大致可以分为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

   (一)病人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病人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病人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我国的医学心理学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术前常有如下的心理活动,对手术一是害怕,二是担心。怕的是疼痛与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意外,是否会残废和毁容等。他们反映,入院就盼早日手术,但一安排手术日就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尽管在手术日的前一天晚上服用安眠药,仍难以入睡。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均证明,病人术前的这种恐惧和焦虑,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而且,这种恶劣的情绪状态还易于引起并发症。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咨询应由有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作肯定的保证,决不应向病人交待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权威性的咨询对病人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病人,用其恰当的语言交待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病人,还要介绍有关专家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的,并突出强调他本人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病人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在术前让病人看一下术后观察室,介绍一下术后护理措施也是有益的。
    
  由于病人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3],印象又很深。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一个手术室内最好只摆一张手术台,不宜几个手术台并排摆列,以免产生消极暗示。病人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因为他们一进手术室就失去了对自己的主宰,一切痛苦大小甚至包括生命如何,全都由医生和护士掌握了。所以,医生和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病人产生安全感。术中医生的护士都应注意意识清楚病人的情绪变化,如心理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器械护士必须手疾眼快地配合手术,医生之间要全神贯注、紧密合作,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相互之间谈话的声音应当轻柔和谐。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病人的一切不良刺激。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可张惶失措,以免给病人造成恐怖和紧张。
 
   (二)病人术后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病人经过手术,尤其承受大手术的人,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活过来,颇感侥幸,这时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都会体验到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又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因此,对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及时告知手术效果 当病人回到术后室或是从麻醉中刚刚醒过来,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
    
    2.帮助病人缓解疼痛 

    病人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得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病人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从环境方面来说,噪声、强光和暖色也都会加剧疼痛。因此,医生护士都应体察和理解病人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病人的疼痛。

  3.帮助病人克服抑郁反应 

  术后病人平静下来之后,大都出现抑郁反应。病人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地排解,必将影响病人及时下床活动,进而影响病人心、肺及消化等功能。所以要努力帮助病人解决抑郁情绪。

  4.鼓励病人积极对待人生  

  外科病人手术后大都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恢复过程。如果手术预后良好,即使再痛苦也有补偿的希望。若术后效果不好或预后不良(如恶性肿瘤已转移),则还将挣扎在死亡线上。病人在极度痛苦时,经不起任何外来的精神刺激,所以对预后不良的病人,不宜直接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们。对可能致残的病人,护士术前要交待清楚,并给予同情、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勇敢地承认现实、接纳现实。
   
  
3.3羞涩心理护理
   
  近几年来以前比较少见的病例如艾滋病,性病,未婚先孕逐年增加,这些患者来医院就诊时表现出复杂的心理,一方面要忍受病痛的折磨,又害怕家人及同事责骂,因此表现出害羞,顾虑,对病情难以启程。这对疾病的诊治是很不利的。针对这些患者,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态度热情,一视同仁,不冷落,不训斥患者,不能用讥讽、嘲笑、歧视的态度对待他们,要以热情的态度帮助他们,要尊重他们的隐私,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要用医学知识和社会道德教育他们,让他们面对现实,热爱人生,热爱生活,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医疗质量也随之提高,因此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的创新服务也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上一条新闻:适当饮食抵抗新陈代谢减慢
下一条新闻:胃痛的饮食疗法--健康之聊
 
资讯中心
·西京消化病医院第六十六期全国高
·樊代明院士连续五年在中华医学会
·[中国科技网]第四军医大学摘得国
·[中国新闻网]第四军医大学摘得国
·[法制日报]樊代明团队获国家科技
·[人民网]第四军医大学摘得国家科
·[中青在线]四医大樊代明院士领衔
·[解放军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
·[法制日报]樊代明团队获国家科技
·西京医院郭学刚团队研究成果获评
·樊代明院士荣获2016年度十大医学
·樊代明院士领衔喜获国家创新团队
·[光明日报]第四军医大学获国家科
·西京消化病医院4篇文章在2016美
·郭学刚、潘阳林团队临床研究成果
·西京消化病医院吴开春副院长当选
·西京消化病医院成功实施世界首例
·西京消化病医院顺利进入第二批国
·世界消化病学会培训中心花落西京
·消化系肿瘤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申报
友情链接: 第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国便秘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c)西京消化病医院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方式: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27号 邮政编码:710032
浏览人数12659642次  陕ICP备09015909号